搜索:
首页 > 银通资讯
中国银行融资模式入选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十大创新模式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金融支农十大创新模式与十大典型案例”。“中国银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1+N’场景融资模式”成功入选“金融支农十大创新模式”。

近年来,中国银行紧贴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国有大行比较优势,聚焦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场景化获客、活客、留客的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模式,创新推出助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1+N”融资场景,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规模种植土地承包农户,推动生产托管服务在河北唐山地区的快速复制推广,在助力农民增收、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金融之力。

唐山市素有“冀东粮仓”之称,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唐山着眼于高质量抓好粮食种植生产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现实需要,大力推广土地大托管模式,依托社会化运营的农业生产托管机构(专业服务公司/合作社)负责实施。具体模式为:托管机构在重点县区设有专门的服务中心负责招纳当地农户,组织农户开展土地租赁,农户取得大面积连片土地承包权后,与托管机构签署托管协议,提前缴纳种植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托管机构统一筹备种子、设备、农药化肥等生产物料并按种植阶段提供给农户,同时提供专业化的种植指导服务。粮食产出后由托管机构按照市场价加价统收与分销,保证粮食收购价格和农户收入的稳定。

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农户收入具有滞后性,生产流动资金又不足,因此信贷需求旺盛。但受农户分散、无法提供有效风险缓释措施等因素制约,农户融资较为困难。通过广泛调研,中国银行河北省唐山分行与当地重点托管机构合作,搭建起“1+N”融资场景,即由1家重点托管机构推荐N个合作种植农户,提供准确种植规模信息,业务人员完成贷前调查后,提供一年期纯信用、无抵押、随借随还的专项贷款支持,产出粮食完成托管销售后优先偿还贷款资金,一举解决优质农户筛选、信用记录“空白”农户准入以及无抵押、无担保导致的多项融资难题,有效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中国银行将一如既往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加快探索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差异化赛道,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1+N”场景融资模式推广复制至更多分支机构、更多涉农重点细分领域,力求取得更为广泛的工作质效,以涉农业务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强国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 2010-2012 中银通支付商务有限公司
Copyright © www.yintongcar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001518号-1 /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64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