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银通资讯
多维发力!中国银行推动支付便利化见行见效

中国银行坚决落实落细《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部署要求,聚焦境外来华人员和老年人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不断完善适老支付、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打通支付服务堵点难点,全方位提升支付服务水平,更好服务社会民生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积极开展境外宣传 解答支付疑惑

为让外籍游客感受到中国支付的友好和便利,中国银行在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纽约、香港等29个境外国家和地区开展线上推文、主题宣讲会、使领馆联合推广、网点宣传、机载杂志和视频投放等多形式、多渠道、多主题的宣传推广活动,覆盖超230万人次,全方位展现来华支付便利化举措。

“在出发前提前了解怎么在中国支付,很大程度上帮助我消除了顾虑,能更安心前往中国旅游消费。”在中国银行巴黎分行营业部,一位法籍游客听员工讲解多种来华支付方式时说道。抵达中国后,这名游客按照中国银行支付指南在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成功办理现金兑换及外卡取现业务,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中国旅行。

建好机场支付中心 提供快捷服务

机场是境外来宾入境第一站。中国银行致力于打破跨境支付屏障,第一时间为境外来宾提供支付服务咨询和指导,目前已累计承建国内31家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畅通境外来宾的境内支付通道。

3月底,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示范区和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承建并提供外语支付服务咨询、借记卡预约开户、外币兑换、人民币零钞兑换、ATM外卡取现和移动支付软件注册绑卡等专业服务,同时引入电话卡、公交卡等功能,一站式解决境外来宾网络、出行和支付问题。截至目前,陕西中行完成了机场内156家商户的外卡受理改造,覆盖餐饮、住宿、旅游、交通、购物多种消费场景。

“感谢中国银行工作人员帮我开立借记卡并绑定快捷支付,过去我要准备足够的现金,现在用一部手机就能支付出租车费,扫码购物,畅游西安。”巴基斯坦籍游客吉米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说道。

抓好支付手段多样化 保障支付便利

中国银行持续深入提升外卡受理环境,加强现金供应保障,优化外币兑换与账户开户服务,构造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多层次支付体系,为境外来华人士提供多样化的便利支付服务。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境内可受理外卡商户数11.3万户,较年初增长超100%,累计发放零钱包一百万余个,重点城市零钱包网点覆盖率100%,23000余台ATM设备全部开通外卡取现功能。此外,94%的中行境内网点、70余台自助兑换机和1500余个代换点均可提供快捷外币兑换服务,累计支持兑换38个币种。

在中国银行新疆吐鲁番分行营业部,中行工作人员引导三位荷兰籍游客前往ATM机,使用英文操作迅速完成外卡取现,并为她们详细介绍了当地的旅游景点和美食。

“谢谢你们热情的服务,我们感到很温暖。”三位荷兰游客临别时高兴说道。

除线下170个网点可提供外币兑换服务外,新疆中行还在乌鲁木齐、伊犁、昌吉、喀什、塔城等重点城市的星级酒店设立外币代兑点,方便外币现金随时兑换。此外,新疆中行全辖ATM机均提供7*24小时境外银行卡支取人民币现钞服务,交易支持中、英文双语界面,可受理包括银联、Visa、Mastercard、JCB、美运等主流卡种。

做好适老化服务 温暖银发一族

“阿姨,您请坐,喝杯茶,我帮您取号。”“大爷,电信诈骗层出不穷,您看看我们的宣传资料,切忌不要给陌生人转账。”“我来教您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存话费,每个月都能省钱!”

在银行网点,老年人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的金融服务,更是一份贴心的关怀与陪伴。中国银行不断提升服务温度,实施适老化网点建设,应用长者版智能柜台,推出“岁悦长情”老年客户专属版手机银行,探索数币适老化应用,为老年群体架起金融服务“暖心桥”。

在辽宁,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实行“陪伴式”引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反洗钱、反假币等政策规定,帮助银发客群增强安全意识,努力做银发客群的“小管家”“解说员”“小喇叭”,帮助银发客群跨越“数字鸿沟”。

中国银行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打造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持续提升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能力水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 2010-2012 中银通支付商务有限公司
Copyright © www.yintongcar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001518号-1 /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6476号